剧情简介
该片于1997年7月12日在日本上映。
该片讲述了少年战士阿席达卡为保护村子杀死了发狂的猪神,身中诅咒,为了解除诅咒,他来到西方的塔达拉,邂逅了犬神抚养的少女,人称幽灵公主的阿桑的故事。
该片于1997年7月12日在日本上映。
该片讲述了少年战士阿席达卡为保护村子杀死了发狂的猪神,身中诅咒,为了解除诅咒,他来到西方的塔达拉,邂逅了犬神抚养的少女,人称幽灵公主的阿桑的故事。
1997年,在《幽灵公主》制作的后半年里,宫崎骏由于劳累,右手得了手疾,不得不接受按摩治疗才能参加工作,年纪已是56岁的他忍着伤痛完成了这部动画。《幽灵公主》首映式上,宫崎骏宣布从此封笔 。1999年底,宫崎骏因为《幽灵公主》持续大受好评,加上近藤喜文英年早逝,《我的邻居山田君》票房惨败,《泰坦尼克号》票房超过《幽灵公主》,激起雄心万丈,撤回封笔宣言。年近60岁的宫崎骏终于还是忍不住重出江湖。
1998年迪士尼买断了吉卜力在海外的版权。1999年,《幽灵公主》在美国100多座城市,1000多家影院上映,同期又在欧洲市场公映。但是,欧美的配音大都比较圆润,完全不见日版的沧桑,更没有日版中常有的声嘶力竭的喊叫。狼神虽然也是女声配音,但是缺少应有的愤怒等一系列声调。
根据2005年9月14日,出自英国《卫报》对宫崎骏的访谈中传出,当哈维·韦恩斯坦被委以《幽灵公主》美国发行的重任之时,宫崎骏邮寄给他一把武士刀,刀刃上写着一行字:“不得删减!”。
《幽灵公主》被MPAA(美国电影协会)分级为PG-13,即不适合13岁以下的观众看。主要是因为片中出现了断肢等血腥镜头,但宫崎骏也绝不是要将动画成为成年人的专利。
片名
制作中途宫崎骏曾经尝试将其改名为《阿席达卡记》(アシタカ记)。“记”的日文念法为“せっき”;为宫崎骏自己创造的字汇,意思是“一段口耳相传的故事”。但制片人铃木敏夫否决了这个名字,认为原先的片名《幽灵公主》(もののけ姬)较能给人强烈的印象。
就在俩人意见坚持不下时,铃木敏夫率先在公开的预告报道里打上“もののけ姬”片名,宫崎骏在事后得知时虽气愤、但未多作其它回应。而根据吉卜力之前一贯以来的作风,所有宫崎骏作品的标题中都会有个“の”字,以便与高畑勋作品的“ほ”字进行区分。
类别
|
年份
|
奖项
|
---|---|---|
获奖项目
|
1997年
|
第1届文部省文化厅媒体艺术祭:动画部门大奖
|
第10届日刊体育电影大奖.石原裕次郎奖:最佳导演奖
|
||
第15届Golden Gross:最优秀金奖、特别功劳大奖
|
||
第16届日经优秀产品服务奖:日本经济新闻奖、最优秀奖
|
||
第22届报知电影奖:特别奖
|
||
第39届每日艺术奖:影像、电影部门
|
||
第39届日本唱片大奖:作曲奖、专辑企划奖
|
||
第40届蓝丝带赏:特别奖
|
||
第52届每日电影奖:日本电影大奖
|
||
第71届《电影旬报》杂志读者票选:年
|
||
第71届《电影旬报》影评票选:年
|
||
朝日DigitalEntertainment:剧场部门奖
|
||
Animation神户'97:演出部门奖、数位技术部门奖、剧场电影奖
|
||
MultimediaGrandPrix'97:MMCA特别奖
|
||
1998年
|
第12届高崎电影祭:最佳导演奖
|
|
1998年
|
||
1998年
|
||
1998年
|
Éland' OrAward:特别奖
|
|
2001年
|
||
2006年
|
日本多媒体艺术100选:动画部门选出
|
|
东京体育电影大赏:最佳导演奖
|
||
大大阪电影祭:特别奖
|
||
文化厅优秀电影:优秀电影作品奖
|
||
读卖电影:演剧广告奖、优秀奖
|
||
日本电影P.E.NClub:97年
|
||
电影鉴赏团体全国连络会议:日本电影作品奖
|
||
入围(提名)项目
|
2000年
|
安妮奖:最佳动画导演入围
|
卫星奖:最佳动画片入围
|
||
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奖:最佳动画片入围
|